
2015年9月6日,就读青岛某校高中二年级的王青(化名)课间上厕所回到班级后,被同班的谭某一把揪住了领子,质问他 “我桌子上的烟不见了,是不是你告诉老师,老师把我的烟没收了?”
“我没有”
王青矢口否认,但谭某并没有就此放过他。
当天下午4点后,所有的课程结束之后,王青和同学们一起去校外买晚饭准备晚自习。在此期间,王青再次被谭某拦住要求他为烟的事负责。
两个人争执不下,最后厮打在一起,身边的同学见状赶紧把他们拉开。
原本以为,王青和谭某的这次冲突将会就此结束。
谁知,谭某还是不依不饶,在王青走开后,他再次跑过去追打王青。
这一次,王青没有选择继续拳脚相向,而是掏出了放在口袋里的刀,对着谭某的左胸部刺了过去。。。。。。
谭某的生命就此终结。
一个16岁的少年,和同学打架使用刀具,将对方一刀致命,这个事件刚一发生,很多人都觉得王青太过暴力、凶残。
可经过调查,一个令人心痛的事实终于浮出水面,王青才是校园暴力的受害者,且长达7年之久。
从小,王青的个子都比较矮小,但他自己并不以为意,每天过得都很开心。
可当上了小学四年级后,不知怎么的,忽然就有同班同学开始嘲笑他的身高,给他起外号,再后来发展成辱骂、扇耳光。
起初,在学校里受了欺负之后,王青回家都会向父亲哭诉,希望他能够替自己出头。可每一次,父亲都觉得是小孩子之间的玩闹,并不在意。
后来,王青就不再寄希望于父母,转而向学校的老师求助。
老师倒是每次都会认真对待,但所使用的方法也只能是对那些打人、骂人的孩子进行说教。
刚开始孩子们还能有所收敛,时间长了,也就不把老师的话当回事了。
他们反而会因为王青向老师“告状”更加记恨他,下一回再打他也会打得更狠!
慢慢地,王青再也不敢向老师求助了。
他变得孤立无援,而那些孩子们更加肆无忌惮。
发展到后来,他们甚至会逼他下跪、对他进行群殴。
每一天,王青都生活的战战兢兢,生怕一个不小心就惹怒了谁而遭到殴打。
他就这样苦苦熬了3年,想着小学毕业了,和这些欺负人的孩子分开了,日子就会好过了。
可是,令他没有想到的是,上了初中之后,他的噩梦并没有结束。王青所遭受的暴力变本加厉,“上午打一次,下午打一次,一个星期打两三次。”
王青说,“他们打我没有任何的理由,看见我,他们心血来潮就揍一顿。”
初中整整3年,他一直都活在恐惧和不安之中。
他变得沉默寡言,甚至开始厌学。
在学校里,王青总是低着头靠着墙躲着人走路,生怕被欺负他的同学发现。
这样的日子久了,他逐渐起了想要反抗的心理,但求助父母和老师都无济于事,他只能靠自己。
武侠小说中武功高强的侠士总是能够快意恩仇,让他羡慕不已。王青觉得只要自己也能够有一身好武功,就一定不会有人敢欺负自己了。
于是,他在网上买了一些武术类的书籍,私底下一个人刻苦地练习。
可是,武术岂是一时半会就能学会的,就算学了一招两式,在被欺负时,王青依然使不出来。“只要打我的同学一靠近我,我就紧张得四肢发软,记不起来一点动作。”
升读初中没能改变王青受欺凌的状况,升入高中后也没有,不仅如此,随着年龄的增长,欺凌他的孩子们所使用的暴力也在逐渐升级。
而且,上高中以后,学校要求住校,王青被人欺负的几率更高了。
他无力改变现状,却又不想总是被欺负,就在集市上买了一把带弹簧的刀带在身上。他觉得这把刀可以给他带来一丝安全感。
可这把刀就像他所学的武术一样,在面对欺凌时,王青都始终没有勇气拿出身上的刀进行防卫。
直到9月6日那天,谭某一而再、再而三的挑衅让他怒不可揭,他第一次掏出了刀子,将7年来所受到的委屈和欺辱一下子都宣泄了出来。
他终于鼓足了勇气反抗,却也让自己的人生轨迹彻底改变了方向——16岁的王青因故意伤人致人死亡被市中级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0年
直到此时,王青的父母才知道儿子7年来所遭受的一切,他们痛恨自己没能早点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,在孩子刚开始和他们哭诉时认真对待,给予帮助。
作为父母,我们是给孩子安全感的第一道责任人,在孩子遭受校园暴力时,除了要告诉孩子“打回去”以外,还是应该教会孩子如何“打回去”。
首先,建议父亲经常和孩子在家里练习对打,培养孩子的应变能力,让他敢出手。
其次,要给孩子创造轻松的环境,让他有勇气在父母面前说不。如果连在父母面前都不敢发声,那么很大概率在外人面前更不敢。这样的孩子在受到欺负时,也多数不敢反抗。
再者,要培养和锻炼孩子的社交能力,在学校多交朋友。很多时候,那些内向的孩子更容易成为被欺负的对象。
最后,一定要和孩子做朋友,耐心倾听他的心声,共情他的感受,让他乐于和你分享。千万不要做出妨碍甚至阻止孩子向你发出求助的通道。
最后的最后,告诉孩子,别怕丢人,打不过或被围攻的时候要伺机逃跑!
